“真是太感谢你们了,你们在哪里找到了李某?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李某音讯,我以为这笔钱再也要不回来了。真是辛苦你们了”。当事人陈某在兴山法院领取执行款后对执行干警连声道谢。
原来,陈某与李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,仅在诉讼阶段法官与李某有过一次电话联系,之后李某便杳无音讯,最后本院依法进行了缺席判决。
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,执行干警经多方打听仍未找到被执行人李某;与李某户籍地社区联系,得到的答复是李某系空挂户,长期未在户籍地居住。同时,经过财产查控也未查到李某有财产可供执行,该案本可以就此终结本次执行程序,但执行干警为了切实做到案结事了,抱着一线希望,决定再次赴被执行人李某户籍地找寻被执行人李某。
5月31日,执行干警一行前往被执行人李某户籍地秭归县,在社区通过网格系统查询到李某现居住在宜昌城区某小区,但却没有联系方式;执行干警立即前往宜昌某小区查找,然而却无人在家;执行干警又来到小区所在的社区查询,终于获取了李某的电话号码。又经过一波三折,终于找到了被执行人。执行干警说明来意,但被执行人李某却认为拖欠陈某的这笔债务另有原因,不愿偿还。在长时间给李某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、宣讲法律、告知其不履行义务带来的严重后果后,被执行人李某当场履行了还款义务,一件被执行人杳无音讯的民间借贷纠纷案顺利执行完毕。6月1日下午,申请执行人陈某领取了案件款,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。
想群众之所想、急群众之所急,以换位思考的角度,用真情实意的行动让人民群众的“愁云变欢颜”,是兴山县人民法院在落实党员干部“下基层、察民情、解民忧、暖民心”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做法,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