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宜昌市兴山县人民法院官方网站,今天是:

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

2024-09-10 16:38
来源: 综合办公室
浏览: 221

六年前的盛夏,结束高考的我一页一页翻阅着志愿填报书籍,我的目光落在了法学专业那一栏,那时的我还说不上来选择它的原因。

在整个大学期间,随着课程一门一门地开展,我逐渐意识到过往与当下的学习仅仅只是在认识这门学科,在广而浅地学习这门学科,于是我的心中默默坚定,我一定要探索它。

在法庭实习时,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现实的差别。真实的庭审不同于学校里的模拟法庭课程,真实的庭审中,当事人有的语无伦次、有的喋喋不休、有的痛哭流涕、有的剑拔弩张...有的甚至会隐瞒事实,干扰法庭秩序,这就需要法官有丰富的庭审驾驭能力和对案件事实、证据的辨识能力,这些是书本里都没有的。

四年学习时光倏忽而逝,如广大毕业生一样,我面临着一个最大的现实问题——就业。

我选择了先就业再择业,在接下来的两年里,我做着与专业毫不相干的工作,但依然记得我当初选择的路。我想,既已开头,应善始终,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。我再次拿起了学习资料,仿佛回到了求知的那个课堂,每一次坚定的落笔变成脚下坚实的步伐。终于我通过了考试,并且很幸运地进入兴山法院工作和学习。

我来到法院学习的这两周里,认识了亲切耐心解答问题的同事,也学习了一些司法礼仪,同时我对办案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。曾经以为调解只是诉讼的前置程序,有一种“能调就调,不能调就判”的认知,但是后来我明白了,调解是贯穿于整个办案流程的;一个案子的结束不是在判决的时候,而是在当事人真正满意处理结果,握手言和的那一刻。

报到时,我注意到了墙面上醒目的“十一个坚持”,那是我曾读过无数遍的法治思想核心要义。终于我踏上层层台阶有勇气将法学这扇大门推开,铺在我眼前的是一条未知的、崭新的路程,我心中依然默念着那句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。

同样在一个盛夏,老同学发给我一张照片,那是我写的同学录。有一行问到我的理想职业,十二岁的我板板正正写下两个字:“法官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