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间四月芳草盛,正是青春读书时。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,为进一步推进“书香法院”建设,兴山法院携手县人大、县司法局共同开展“悦读沐初心,书香致未来”读书日活动。
十五名青年陆续登台,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实际,分享他们感悟最深、最难忘的书籍片段。部分讲述者幽默诙谐,生动有趣;部分讲述者声泪俱下,感慨万千。大家以书会友,以文沁心,迸发思辨交流的火花。
从《红日》到《百年孤独》,从《给青年的十二封信》到《政法笔记》,书籍题材丰富,分享交流热烈,在热烈的气氛中大家共同品味文学魅力。
分享时刻:
1.王李莉《在细雨中呼喊》
《在细雨中呼喊》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。书中主要讲述了一个父母不爱、兄弟不喜的少年,在友情的边缘反复试探,一次次被排挤孤立却又坚强站起,最终与生活和解的故事。他在细雨中呼唤亲情、友情的模样,像极了在茫然无措中,渴望着温暖的我们。活着仅仅是一个人的事,没有谁是可以一直依靠的彼岸。不管黑夜多么孤单,不管当下的风雨多么猛烈,请试着叫醒那个迷茫的你,前路漫漫亦灿灿,平芜尽处是春山。
2.高梅玲《苦难辉煌》
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?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?还是三百万平方公里的澎湃?
今天我要分享的是金一南的《苦难辉煌》,这本书写的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党史,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,还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从奴隶到站起来的斗争史。书中展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,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的沧海桑田,当代中国正在书写民族复兴的辉煌篇章。这本书提醒我们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,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,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!
3.吴伊扬《我与地坛》
学生时代便已读过史铁生的散文《秋天的怀念》,也从中感受到作者母亲对他的无限希望与无私奉献。向死而生,道出了那句“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”。重读《我与地坛》却有了更深的感受,作者以地坛为休憩灵魂的归所,于地坛四季变幻之际找到了脚下的路。生命里的缝隙,也正是阳光透进来的入口。进退维谷之时,又何尝不是柳暗花明之际。于是,从此起,即使生活中亦有诸多苦难与不易,每当想起那句“活着便要有活着一日的体会”,我便不再畏惧。得与失,福与祸,苦与乐都是命运的赐予和馈赠。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,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。
4.钟梓祥《案子为什么难办》
本书从一个涉及肖像权的案子引申开来,进而从法理与国情展开分析,文章富有趣味又引人深思,尤其作为一名法院干警,某一天我也会遇到“难办”的案子,届时这篇文章将会是“多年前教育射出的子弹,今日击中了我的眉心”,形成完美闭环,引导我在专业之路上奋勇前行。
最美人间四月天,书香沁人绕天平。今后兴山法院将进一步加强“书香法院”建设,引导干警多读书、善读书、读好书;勤学好知,思辨明智,在学思践悟中沉淀文化底蕴,彰显新时代法院新气象。